首页 > 智能传媒 > 新闻 > 正文

通过与苹果深度捆绑,立讯精密业绩再获丰收

2020-10-28 12:29:38 来源:AI财经社

通过与苹果深度捆绑,立讯精密业绩再获丰收。

10月27日晚间,立讯精密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其累计实现营收595.28亿元,同比增长57.33%;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62.06%,超出了此前其在半年报中作出的“归母净利润40.43亿元-46.20亿元,同比增长40%-60%”的业绩预期。

与此同时,立讯精密还披露了对2020年度经营业绩的预计。据其预测,2020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70.71亿元-73.06亿元,同比2019年的47.14亿元增长50%-55%。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立讯精密披露三季度业绩数据之前,其股价刚刚随着富士康被传“成立工作组应对立讯精密竞争”这一消息的发酵和反转,一反前几个交易日逐渐走低的态势,连续2个交易日出现上涨。

截至10月27日收盘,立讯精密股价报收57.62元/股,涨幅为0.21%,总市值高达4024.11亿元,在A股电子制造领域上市公司中仅次于海康威视4130.49亿元的市值。相比之下,同期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的市值为425亿美元(约合2853.62亿元人民币),富士康旗下A股上市公司工业富联市值为2756亿元。

背靠富士康,打工妹身家逆袭老板郭台铭

立讯精密的故事中,似乎从来不缺少“富士康”的身影。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立讯精密与苹果关系的不断拉近,有关“老大哥”富士康和“昔日小弟”立讯精密两家公司的对比颇有些愈演愈烈的态势,“打工妹”王来春逆袭“老板”郭台铭的故事也频繁被提及。

10月26日早间,就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最大iPhone代工厂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已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以应对另一苹果代工制造商立讯精密带来的挑战,后者被认为对富士康的主导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消息还称,该项目由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在去年发起成立,一直在研究立讯精密的技术、扩张计划及招聘策略等。

但富士康方面很快做出了回应,称“成立工作组应对立讯精密竞争”的消息不实。

如果不是两家公司老板之间曾有着一段“师徒”关系,富士康与立讯精密或许不会像如今这般频频出现在外界搭起的对比擂台上。

1988年,当郭台铭在深圳建起富士康在大陆的第一家工厂,21岁的农家姑娘王来春成功入选富士康150名首批员工之列时,这场“老板”与“打工妹”、“老大哥”与“小弟”的故事就已经拉开序幕。

尽管就初始条件来看,初中尚未毕业即辍学回家务农的王来春并没有一个极具优势的开局,但她无疑是人群中最勤奋的那一个。面对一到夏天就像蒸笼一样的厂房和宿舍,以及时不时就停水停电,半夜凌晨来电还得立马赶回车间赶进度的艰苦条件,许多人都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了离开,王来春却坚持留了下来,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是更加刻苦地工作,主动加班,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机会。

正是靠着这股吃苦耐劳、肯钻研的劲儿,仅用了10年时间,她就从一名普通的打工妹一步步升到线长、组长,最后甚至成为了当时大陆员工在富士康能达到的最高职位——课长,管理着数千名员工。

1999年,已经在富士康积累起了不少人脉、资源以及先进管理方式的王来春辞别“老东家”,靠着多年的积蓄和东拼西凑来的一笔钱,和哥哥王来胜搭档买下香港立讯公司,干起了跟富士康一样的老本行业务,主营各种电子连接线、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尽管在当时很多人看来,王来春的这个决定是在与富士康抢生意。但富士康方面并没有因此打压她,甚至一度在立讯的早期发展中提供不少支持和帮助,也因此,在外界眼中,立讯精密可以说是在富士康扶持下长大的“小弟”。

实际上,富士康源源不断的订单,正是立讯精密早期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2004年,王来春正式在深圳创办立讯精密,仅用了6年时间,这家公司就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据当时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至2009年,富士康为立讯精密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68亿元、3.56亿元、2.6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7.73%、56.46%、45.38%,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客户。

在销售订单之外,郭台铭胞弟郭台强实控的富港电子更是在2009年9月出资4000万元认缴了立讯精密400万股,成为了立讯精密持股比例为3.08%的第三大股东。

毋庸置疑的是,立讯精密正是靠着与富士康的深度捆绑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发展跃升,而王来春这个“郭台铭的忠实学徒”也复刻了郭台铭的成功,在立讯精密上市当年即完成“一夜暴富”,以34亿元身家首次闯入胡润百富榜榜单,位居第426名。

据《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王来春已经以多出郭台铭80亿元的身家成功“逆袭”前老板,排在榜单第235位,财富值高达580亿元。但仅半年多后,其身家就再次暴涨,以910亿元财富值排在了2020年胡润百富榜第44位。

傍上苹果,要与富士康打擂台?

新的赛道上,水大鱼多,仅从“老大哥”富士康身上分食利润显然已经并不利于公司发展,但如何摆脱掉“富士康依赖”,找到新的利润来源?

王来春给出的答案是“并购”。

实际上,在这条路上,富士康早已用实践给出了成功范例。早在2003年,富士康就通过收购芬兰艺模,成功切入了诺基亚生产线,同年又靠着收购摩托罗拉奇瓦瓦厂拿下摩托罗拉订单,并在2009年通过收购索尼代工厂,成功进入电视代工市场。

王来春显然学到了富士康模式的精髓。2011年,立讯精密斥巨资10.77亿元收购了一家生产iPad平板连接线产品的公司——昆山联滔60%的股权,借此首次进入到苹果供货体系。

同年8月,立讯精密又通过收购科尔通讯迈入通信领域,成为华为、艾默生网络能源等通信巨头的连接器供应商,并在之后几年间先后拿下福建源光电装有限公司、珠海双赢等公司,由此切入了汽车电子、3G和智能手机产业链等多个领域。有数据统计,仅2010年至2017年的七年间,立讯精密就进行了16次投资并购。

但真正让立讯精密跃居高地的还要数在2017年拿下Airpods这棵“摇钱树”。这款由苹果在2016年9月8日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的无线蓝牙耳机,最早由ODM厂商英业达独家代工,但英业达的良品率一直不理想。苹果于是决定自2017年7月开始将部分订单交由立讯精密来生产。

立讯精密果然没有辜负苹果厚望,不仅缓解了Airpods耳机供应不及时的问题,还攻克了内部连接线产品的关键瓶颈,大幅缩短发货周期的同时,良品率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为此,2017年乌镇第四届互联网大会时,苹果CEO库克还专门跑到立讯精密在昆山的工厂考察,并称赞其为“超一流的工厂”。

背靠苹果这棵大树,立讯精密的业绩得以迅速攀升。仅用了十年时间,其就从2010年上市之初的10.11亿元营收、1.16亿元归母净利润,暴涨至2019年的625.16亿元营收,47.14亿元归母净利润,十年内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翻了超60倍和39倍。

2017年对苹果AirPods业务的切入则进一步推高了立讯精密的业绩增速。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65.86%、57.06%、74.38%;归母净利润增速达47.18%、61.05%、73.13%。

也是在立讯精密不断深入苹果产业链和其业绩不断走高的同时,富士康与立讯精密之间的“竞争关系”开始频繁被外界所提及。

2020年7月,立讯精密还宣布将与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出资4.72亿美元(约合33亿人民币),全资收购纬创股份在中国大陆的两家全资子公司纬创投资和纬新资通100%的股权。纬创是苹果iPhone的第三大代工厂,其规模仅小于富士康以及和硕。通过这笔交易,立讯精密将得以进入iPhone代工产线,成为中国大陆首家代工iPhone的厂商。

在外界看来,这意味着立讯精密与富士康的竞争已经摆在了台面上。

尽管就iPhone代工份额来看,纬创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不足5%,与富士康70%多的高份额并不在一个量级上;立讯精密2019年的营收也仅约为富士康5.33万亿新台币(约合1780.65亿美元)的5%。

但立讯精密自上市以来不断上升的业绩增速和在研发上的“舍得程度”,也确实显示着其强劲的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立讯精密的研发费用分别达到了15.42亿元、25.15亿元、43.76亿元,三年时间累计投入了84.3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达到了6.76%、7.02%、6.0%,远超富士康2%左右的研发投入水平。

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此前分析,受益于2020年第二季度苹果公司宣布iPhone 12取消赠送有线耳机的消息,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苹果将发布的新款AirPods 3的利好,预计2021年全年AirPods总出货量将达1.2亿部,增长率达28%。而立讯精密作为最大AirPods组装厂商,将成为AirPods出货成长的直接受益者。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与苹果深度绑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存在着过于依赖大客户的风险。数据显示,立讯精密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已经从2016年的33.18%一路上涨至了2019年的55.43%。

而近年来有关苹果对供应商压价的声音屡见不鲜,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立讯精密的议价能力。2019年,立讯精密最重要的营收来源消费性电子业务的毛利率就出现了下滑,从2018年的21.19%降到了2019年的19.99%,同比下滑约5.66%,这直接导致了其整体毛利率也同比下跌了5.39%,从21.05%降到了19.91%。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立讯精密的毛利率为19.8%,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3.26%。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08-2020   www.zncm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传媒 版权所有   联系我 们:907 001 799@qq.com